按照会议日程安排,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月25日下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,进行大会发言。丁肇勇委员作《关于我省抢占新能源汽车新赛道的建议》发言。
丁肇勇,吉林省政协委员、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。
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提出,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%,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。我省汽车产业已进入发展变革关键期,优势和短板并存,机遇与挑战同在,应抢抓汽车产业“四化”机遇,以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低碳化为转型升级方向,加快构建集新能源、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为一体的汽车产业新生态。为此建议:
一是抢抓氢能源汽车新赛道。落实省政府《关于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的实施方案》,废除阻碍氢能应用的地方规章,加快推进“氢动吉林”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合,加快一汽解放、红旗氢能源内燃机技术产业化,组建氢能源汽车创新联合体,培育壮大一批“灯塔”企业。加大油改氢技术攻关财政资金支持力度,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适氢化技术工艺改造。拓展氢能源汽车应用场景,提高一汽解放等氢能商用车在城市(际)公交、乡村公交物流、景区交通、城市渣土垃圾转运等领域应用。拓宽中车长春氢能电子导向列车应用领域。支持发展特色氢能农机装备及冰雪装备。大力推进清洁可再生制氢加氢站等设施建设,完善氢能源汽车“源、网、荷、储、加”全产业链,实现省内高等级公路和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全覆盖。沿长吉延氢能通道布局氢能源汽车生产、应用示范走廊。支持吉林市建设重要氢能源节点基地,发挥延边国泰等氢能源车企带动作用,做大做强专用车产业,适时发展氢能源乘用车系,研制生产移动加氢车。
二是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研发突破,支持寒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突破吉林方案,推进固态低温电池、聚合物等新型电解质材料、高性能电芯产品等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。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及氢燃料电池系统攻关行动。推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和低成本化转型。加快车体新材料研发应用,推广一体化压铸技术。超前布局关键原材料国际化供给和替代性技术研发,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链安全稳定。突出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功能、信息和预期功能三大“安全脑”难题。补齐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短板,加快推进高等级充换电站点城乡均衡化布局。发布数智化充换电地图,健全新能源车平急充换电相应机制。降低社会化充换电场所充电成本。支持乡镇及景区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。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社区,为群众提供便捷充电服务。
三是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。发挥品牌优势优化重组新能源汽车产能,加快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产能上台阶。引入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,优化我省整车厂空间布局。主推“车能路云”融合发展新模式。加强汽车、能源、交通、通信等跨行业、跨领域相互赋能、异业融合创新。拓宽“场景化造车”新思路。提高整车智能化、柔性化、定制化制造水平,推动车企向出行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,增强消费者粘性。深化与华为等头部智能网联技术企业的合作,引进使用“鸿蒙系统”,提高我省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水平。
四是补齐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短板。加快推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布局。支持一汽“四国十地”国际化布局,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及RECP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。突出我省区位和新能源车后发市场优势,在珲春口岸布设一站式中国(吉林)东北亚国际新能源汽车“城市展厅+交付中心”后援平台,便利新能源汽车整车、零部件、二手车出口、后市场服务等综合业务。强化“互联网+”平台建设,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。倡导“新能源汽车+”文化,支持一汽等新能源车企深度参与冰雪旅游等文旅赛事活动。超前布局规划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业务,实现汽车产业绿色循环发展。